纳芯微董事长王升杨:中国芯片要从应用端创新并实现引领 天天精选

2023-04-28 13:23:44来源:新京报

4月27日,贝壳财经记者受邀与纳芯微董事长王升杨进行了深度沟通,在发布一季报的节点,王升杨对财报部分细节进行了说明,并介绍了他对于纳芯微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思考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纳芯微成立于2013年,于2022年4月登陆科创板,近期正值企业上市一周年。根据财报显示,纳芯微2023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处于正增长,但营业总成本涨幅较高,导致其净利润同比下滑较大。

纳芯微董事长王升杨 图/企业官网

根据王升杨介绍,2022年,得益于其在汽车芯片领域的布局,与去年同期相比纳芯微实现了93.76%的营收增长,但由于近2亿元的股权激励,使企业利润并未迅速增长。

王升杨在采访中表示,2022年芯片荒导致很多企业超额备货,2023年供给逐步恢复,需求也没有巨大增长,这导致2023年一季度芯片市场表现不佳。

对于芯片行业的发展,王升杨表示,企业要充分参与到市场经济中,从过去的国产替代,向与主机厂一起打造领先的产品转变。

一季度盈利表现较弱,或与销售、管理、研发激增有关

财报数据显示,纳芯微2023年一季度净利润仅156.7万元,远低于2022年一季度的约8430万元。但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,自2022年一季度以后,纳芯微的营业成本就大幅增加。

纳芯微财报 制图/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昊天

其中,营业成本、销售费用、管理费用、研发费用增速最为明显。

2023年一季度,纳芯微的营业成本、销售费用、管理费用、研发费用分别为2.58亿元、2327万元、5118万元、1.59亿元,同比增幅分别为55.56%、230.25%、173.3%、321.35%。

“我认为芯片研发行业,人才最为重要。”纳芯微首席技术官盛云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。所以近年来纳芯微一直在“招兵买马”,仅2022年就招募新员工260人。目前,纳芯微员工数量超650人,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达50.54%,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为58.90%。

不同于行业最为热门的自动驾驶芯片、智能座舱芯片,纳芯微则更多聚焦于传感器、信号链和电源管理类的模拟芯片。王升杨称,最初创业就是奔着“冷门”、“需要积累”、“坚持长期主义”的领域进行的布局。NE时代研究院院长曾丽平表示,纳芯微在相关领域已是国产芯片中较为成熟的企业。

王升杨表示,或许正是因为团队扎进了相对“窄”的领域,又及时走上了汽车芯片道路,才避开了消费电子的激烈厮杀。

纳芯微官方资料显示,汽车电子和泛能源两个部分为企业贡献了超90%的营收。

“芯荒”逐步缓解,国产芯片如何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道路?

近期,随着芯片短缺问题逐步缓解,国产芯片很难再继续通过对外资企业的PIN 2 PIN(即原位替代)获得优异的业绩。

但是相比于全球企业,国产芯片的发展仍然处于较为早期的阶段。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,强芯强链要如何更好地走下去?

王升杨表示:国产芯片过去是追随着行业头部企业前进的,但随着中国汽车品牌迅速成长,在中国这片“电动化和智能化沃土”上,或许国产芯片厂也在迎来自己的机会。

纳芯微芯片 图/企业官网

他认为,由于技术原因,全球芯片产业目前在技术上的单芯片创新引领都较为困难,更多的是组合式创新;此外,国产品牌或许可以从应用角度发力,在芯片技术的应用市场创造独特价值。

汽车分析师凌然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,智能汽车在车外灯语上不断创新,也给芯片企业带来了新的应用创新机会。市面上有些车大灯不仅可以用以照明,更可以通过灯组在远处打出文字,甚至是播放一些影片。这样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,此类设计也是国产品牌引领全球的“巧思”。

但要想支持这样的技术实现,就需要特制的芯片产品。凌然表示,目前国际巨头对于个性化定制需求的响应不多、速度有限。“我们很少听说高通会给谁特制芯片。”凌然表示,“个性化、应用端创新是国产芯片的机会,但需要关注的是,一些外资企业也在加速本土化,并为重要合作伙伴开启了相对快速的响应体系。”

而在王升杨看来,目前国产芯片的优势除了更加个性化的定制、更加迅速的响应速度,还有更加接近市场、了解市场。国产芯片厂商源于中国市场,在本土用户需求、对接需求方面有着更明显的优势。

未来,中国芯片企业必然要走向全球市场。纳芯微也将目光聚焦于海外,在德国、日本、韩国进行了布局。“中国一定会走出几家全球性的芯片巨头,不管是不是纳芯微,我们都对行业的未来充满自信。”王升杨说。

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昊天

编辑 徐超

校对 杨许丽

标签:

  • 今日焦点
  • 行业动态